阴道细胞学检查
阴道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、经济、实用的诊断方法。既可以反映体内激素水平,又可以协助诊断生殖器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及观察其治疗效果。
对于妇科肿瘤和生殖道感染性炎症疾病诊断,主要为分级诊断及描述性诊断两种。临床常用巴氏5级分类法,有些医院采用TBS分类法及其描述性诊断。
巴氏分类法:巴氏Ⅰ级:正常。为正常阴道细胞涂片。巴氏Ⅱ级:炎症。细胞核增大,核染色质较粗,但染色质分布尚均匀。一般属良性改变或炎症。临床分为A及B。B是指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,但又不支持恶性;其余为ⅡA。巴氏Ⅲ级:可疑癌。主要是核异质,表现为核大深染,核形不规则或双核。对不典型细胞,性质尚难肯定。巴氏IⅣ级:高度可疑癌。细胞有恶性特征,但在涂片中恶性细胞较少。巴氏V级:癌。具有典型的多量癌细胞。巴氏Ⅲ级及Ⅲ级以上,可做阴道镜和宫颈活组织检查,进一步明确诊断。TBS描述性诊断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( 1)良性细胞学改变
1)感染:原虫:滴虫或阿米巴原虫阴道炎。细菌:①球杆菌占优势,发现线索细胞,提示细菌性阴道炎。②杆菌形态提示放线菌感染。③衣原体感染:形态提示衣原体感染,建议临床进一步证实。④其他。真菌:①形态提示念珠菌感染。②形态提示纤毛人菌(真菌样菌)。③其他。病毒:①形态提示疱疹病76)
每感染。②形态提示巨细胞病毒感染。③形态提示HPV感染( HPV感染包括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,应建议临床进一步证实)。④其他。
2)反应性细胞学改变:细胞对炎症、损伤、放疗和化疗的反应性改变,亦可出现修复细胞或不典型修复细胞。宫内节育器引起上皮细胞的反应性改变、萎缩性阴道炎、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改变。
(2)鳞状上皮细胞异常:①不典型鳞状细·胞:包括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,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。②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。③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。④鳞状细胞癌。
(3)腺上皮细胞改变:①不典型腺上皮细胞。②腺原位癌。③腺癌:若可能,则判断来源,颈管、子宫内膜或子宫外。
(4)其他恶性肿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