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十二指肠液进行检查,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,胰液,肠的分泌物,胃液。主要来源于十二指肠、总胆管、胆囊及肝胆管。取十二指肠液一般分为四管,并分别标明 A:胆总管液; B:胆囊液; C:肝胆管液; D:十二指肠液。
十二指肠液检查一般分为外观、透明度、pH和显微镜检查。
[参考值]
外观A管:金黄色
B管:棕黄色或棕褐色
c管:柠檬黄色
D管:五色或灰色,如混入胆汁可呈黄绿色。
透明度:正常十二指肠液和胆汁液应为清澈透明状态。
pH:正常十二指肠液和胆汁液应为中性或略呈弱碱性,如混有胃液时可呈酸性。
显微镜检查:视野白细胞小于10个/高倍;无红细胞;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,无寄生虫卵,无致病菌。
[临床意义]十二指肠液检查可以发现细胞、寄生虫或虫卵,也可以发现晶体。炎症的位置可以根据发现细胞的位置来判断。
1.外观异常:c管内血色的出现表明进展性癌症;d管内血色的出现表明十二指肠或胃溃疡或其他变化。
2.透明度改变:混杂在胃酸或胆盐沉淀可出现浑浊,十二指肠或胆囊出现炎症也可出现混浊。
3.显微镜检查:
(1)发现有大量的染有胆汁色的柱状上皮细胞可能表示胆道有炎症出现。
(2)晚期胆道或胆囊肿瘤可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。
(3)白细胞数目增加表明十二指肠或胆道发炎。在急性胆道感染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,并伴有大量的絮状物,而慢性胆道感染中主要是大量的淋巴细胞。
(4)出现较多的红细胞表示肠道或胆道有炎症或可能出现肿瘤问题。
(5)发现有大量的胆固醇结晶,表明可能患胆石症;发现胆红素和胆红质结晶,表明可能有胆结石。
(6)寄生虫感染:可以在十二指肠液中,尤其是在 D管液体中检测到蓝氏鞭毛虫、睾吸虫卵、钩虫卵、蛔虫卵、溶组织阿米巴包囊和滋养体卵等,从而确诊胆道寄生虫感染。
(7)细菌检查:直接涂片检查偶尔可以发现细菌,此时应做进一步的细菌培养和鉴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