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检查看起来很恶心,但在许多方面都很独特。大便检测可以直观地检测到各种疾病,能早期发现潜在的疾病。粪便白细胞检查的意义有什么?
粪便白细胞介绍
粪便白细胞检查是粪便中的常规项目,有助于了解消化吸收功能,有助于诊断消化系统疾病。正常粪便中未见或偶见,多见于粘液标本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。肠炎一般小于15 /HPF,分散存在。具体数字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和部位有关。小肠较弱时,白细胞数量较少,均匀混合在粪便中,由于细胞被部分消化,难以识别。出现细菌性痢疾等结肠炎症时,可见白细胞或成堆的脓细胞,也可见吞噬细胞吞噬异物。在肠易激综合征和肠道寄生虫病(尤其是钩虫病、阿米巴痢疾)中,粪便涂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,可能伴有夏拉莱登结晶。
粪便白细胞临床意义
异常结果
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,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。
小肠发炎时,白细胞数量少,均匀混合在粪便中,由于细胞被部分消化,很难识别。
在菌痢等结肠炎症中,白细胞大量出现,甚至充满视野,可以看到退化的白细胞,也可以看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,核不清,脓球成堆。当过敏性肠炎、肠道寄生虫病(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)发生时,有时会在粪便中发现夏科-雷登结晶,例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就能看到嗜酸性粒细胞。
需要检查人群:怀疑消化系统出现疾病患者,腹部经常疼痛患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