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高和体重是人体测量中最常用的两个指标,常用于评估营养状态。
1、身高:立正姿势时,在枕、肩、臀平面垂直测量足底至头顶的最大距离。由于人体身高长度一日内可有变动,多主张早晨测量为好。
2、体重:不包括衣服在内的身体重量。理想体重可用以下公式粗略估算。
理想体重(千克)=身高(cm)-105,或
理想体重(千克)=[身高(cm)—100] x0. 95(女性则x0.9)。
一般认为,体重在(理想体重±10%)范围内为正常;超过10%~20%为超重,超过20%以上为肥胖;低于10%~20%为消瘦;低于20%以上为明显消瘦;极度消瘦称恶病质。
由于体重受身高影响较大,目前常用体重指数(BM1)来衡量体重是否正常。
计算方法为:BMI=体重(kg)/[身高(m)]2。我国目前使用的成人BMI正常范围是18.5-23.9,24-27.98之间为超重,N28为肥胖,BMR18.5为消瘦。学龄前儿童BMI正常范围是15-22>22为肥胖,<15为消瘦,<13为营养不良。这一指标在判断体重过重时,不能区别是脂肪贮积所致,还是肌肉发达所致,因此应结合体脂含量的测定来综合判断。
另外,可测量腰围来判断体重的正常与否。中国男性正常腰围应在85厘米以内,80-85厘米之间为超重,85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;女性的腰围 应控制在80厘米以内,75~80厘米之间为超重,80厘米及其以上为肥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