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疏松症容易在中老年人身上体现出来,那么还有那些人容易得呢?让我们随着文章一起了解一下吧!
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
(1)绝经后女性,特别是过早绝经者(45 岁以下)。
(2) 高龄(65岁以上)。
(3)体重过低者。
(4)本人或直系亲属中40岁以后有骨折史者。
(5)有不良生活习性:酗酒、抽烟、户外运动不足、偏食、不喝奶等。
(6)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、肝素、甲状腺素等药物,患有某些疾病(内分泌疾病如甲亢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、慢性肝肾系疾病、胃肠切除、子宫卵巢切除、肿瘤等)。
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害
由于骨质疏松症是全身性的骨量丢失,所以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任何部位都较容易发生骨折。最常见的部位是椎骨、腕骨和髖部。疏松的椎体,在8常活动中如弯腰、穿鞋或咳嗽也会使椎体一下子塌陷,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。骨质疏松症较轻时常无症状。椎骨处的骨折会使身高缩短、后背凸出(驼背), 出现腰背痛等。疼痛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并使生活质量下降。患了骨质疏松症常见的症状是腰背酸痛、身高明显缩短。尤其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因平地跌倒而引起髋部骨折,髋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0%(由于长期卧床会并发褥疮或肺部感染), .幸存下来的人中有50%的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终身需人照顾,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,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