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皮肤检查有哪些项目应该做什么检查
微检网>项目百科>文章详情

皮肤检查有哪些项目应该做什么检查

2021-02-18 21:36 1905阅读
微检网
微检网资深编辑
皮肤颜色除与种族有关外,还与毛细血管的分布、血管的充盈度、色素量的多少、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。临床常见的皮肤颜色改变如下:(1)苍白:贫血、寒冷、惊恐、休克等皆能使皮肤颜色苍白;局部颜色苍白则应考虑局部动脉痉挛或阻塞,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雷诺病等。

  皮肤检查的项目皮肤检查的内容有皮肤的颜色、湿度与出汗、弹性、皮疹、出血、蜘蛛痣与肝掌、水肿、皮下结节、毛发等。

  (一)颜色

        皮肤颜色除与种族有关外,还与毛细血管的分布、血管的充盈度、色素量的多少、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。临床常见的皮肤颜色改变如下:(1)苍白:贫血、寒冷、惊恐、休克等皆能使皮肤颜色苍白;局部颜色苍白则应考虑局部动脉痉挛或阻塞,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雷诺病等。

  (2) 发红:皮肤发红是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、血流加速以及红细胞增多所致。生理情况下见于运动、饮酒、日晒或情绪激动;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性疾病及某些中毒,如阿托品中毒、一氧化碳中毒等。皮肤持久性发红可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。

  (3) 紫绀:常见于某些心肺疾病,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、右心功能不全、血栓性静脉炎、重症肺炎、阻塞性肺气肿、肺淤血、肺水肿等。此外,高铁血红蛋白症、硫化血红蛋白症,也可导致紫绀。

  (4) 黄染:皮肤黄染首先考虑黄疸。黄疸分4种:溶血性黄疽、肝细胞性黄痘、胆汁淤积性黄疸、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疽。溶血性黄疽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、蚕豆病、新生儿溶血等;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、中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等;胆汁淤积性黄疽如胆汁性肝硬化、胆总管结石、胆道蛔虫症、胆囊癌、胰头癌等;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痘是一种遗传性疾病,临床上较少见。除黄疽外,过多食用胡萝卜、南瓜、橘子等可使胡萝卜素在血中的含量增加,也可使皮肤黄染,但发黄的部位多在手掌、足底皮肤,一般不发生于巩膜和口腔黏膜。另外某些药物,如阿的平、呋喃类等也可使皮肤发黄。

  (5)色素沉着:明显的色素沉着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、肝硬化、肝癌晚期,以及长期使用某些药物(如砷剂)

  等。妊娠妇女,在面部、额部可出现棕褐色对称性色素斑片,称为妊娠班,是一种正常现象;老年人全身或面部也可出现散在的色素斑片,称为老年班,是一种老年性变化。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黄褐或深褐色斑片,大小不定,形状不规则,边界清楚,基本对称,常分布于颧、颊、鼻或口周围,无任何自觉症状,夏季颜色加深,多见于女性,男性也可发生。雀斑是面部的黄褐或淡黑色斑点,针头大、芝麻大或更大,圆形或卵圆形,分布对称,无自觉症状。雀斑与遗传有一定关系,往往开始出现于6~7岁,在夏天更为明显。

  (6)色素脱失:色素脱失是由于酪氨酸酶缺乏的结果,以致体内的酪氨酸不能转化为多巴进而形成黑色素。常见的有白癜风、白斑、白化症等。白癜风比较常见,是大小不等、形状不一、数目不定的色素脱失斑,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。

  白斑界限清楚,其周围的皮肤可有黑色素增多现象。白癜风无自觉症状,在夏季时,因患部失去黑色素的保护,容易因日晒而产生晒斑。黏膜白斑是发生于口腔黏膜或女性外阴部黏膜的增生性角化性损害,呈圆形、椭圆形色素脱失斑片,面积一般不大。因可继发鳞癌,通常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。白化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,由于黑色素细胞内缺乏酪氨酸酶所致,除皮肤呈白色或淡红色外,毛发很白或淡黄,虹膜及瞳孔呈浅红色,并且羞明。

  (二)湿度与出汗

        皮肤的湿度与出汗量有关,出汗多者皮肤比较湿润,出汗少者比较干燥。正常人在气温高、湿度大的环境里出汗增多是生理的调节反应。在病理情况下,风湿病、结核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布氏杆菌病时出汗增多。夜间睡眠中出汗为盗汗,是结核病的重要征象。皮肤干燥无汗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尿毒症、脱水等症。

  (三)弹性

        皮肤弹性与年龄、营养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所含液体量有关。儿童与青年皮肤紧张富有弹性,老年人皮肤弹性减退。

  检查的方法是以左手握住被检者右腕,右手拇指和食指捏起其上臂内侧肘_上3~4 cm处皮肤,片刻后松手,正常人皮肤皱折迅速平复,这叫弹性良好;若平复缓慢,说明弹性减弱,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的病人。

  (四)皮疹

           常见的皮疹有以下几种: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斑疹:局部皮肤发红,一般不隆起于皮肤表面。见于斑疹伤寒、风湿性多形性红斑、丹毒等。

          (2) 丘疹:丘疹的特点是局限性、实质性,隆起于皮肤表面,表面可扁平、尖顶或有凹陷。见于药物疹、麻疹、湿疹等。

          (3).斑丘疹:在丘疹周围有皮肤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,见于药物疹、风疹、猩红热等。

          (4) 玫瑰疹:是直径2 ~3 mm鲜红色圆形斑疹,手指按压可褪色,松开时又复出现,多出现于胸腹部。见于伤寒、副伤寒。

          (5)荨麻疹:为隆起于皮肤表面的苍白色的局限性水肿,周围绕以红晕,大小不等,形态各异,常伴有痒感。发生原因是过敏。

  (五)出血

        皮肤与黏膜下出血可有各种表现:直径小于2 mm者为出血点,在3~5 mm者为紫癜,超过5 mm者为瘀斑。片状出血伴有皮肤隆起者为血肿。小的出血点应与红色皮疹或小红痣相鉴别。皮疹在加压时可褪色,出血点在加压时不褪色,小红痣则表面光亮,高出皮肤。皮肤及黏膜出血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、重症感染、药物及毒物中毒等。

  (六)蜘蛛痣及肝掌

        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,形似蜘蛛,故称为蜘蛛痣。常出现在面、颈、上肢、前胸和肩部。

  大小不等,压之褪色,去除压力后重新出现。常见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。某些人身上出现一两个蜘蛛痣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,健康妇女在妊娠期间也可出现。

  肝掌的特点是手掌大鱼际、小鱼际处弥漫性潮红,压之褪色,去掉压力后则又恢复潮红。临床意义与蜘蛛痣相同,都是由于肝功能受损,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所致。

  (七)水肿

        水肿分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。

  全身性水肿有:①心源性水肿,常见的原因为右心功能不全;②肾性水肿,常见的原因是肾炎和肾病;③肝源性水肿,常见的原因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;④营养不良性水肿,与长期营养缺乏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。此外还有黏液性水肿、药物性水肿、特发性水肿等。局部性水肿常见的原因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、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、丝虫病、血管神经性水肿等。

  水肿分为轻、中、重三度。轻度水肿仅见于皮下组织疏松处与下垂部位,如眼睑、踝部、胫前等,卧床病人则出现于腰骶部,指压后凹痕较浅,平复较快。中度水肿已见全身水肿,指压后凹痕明显,平复较慢。重度水肿为全身组织严重水肿,低垂部位皮肤绷紧而光亮,甚至有液体渗出,同时常有浆膜腔积液。

  (八)皮下结节

        检查皮下结节时应注意大小、部位、硬度、活动度、有无压痛等。位于关节附近的圆形硬质小结,无压痛,多为风湿小结。位于皮下肌肉表层的豆状硬韧小结,可推动,无压痛,多为猪带绦虫囊蚴结节。如沿末梢动脉分布,可为结节性多动脉炎。无明显局部症状而生长迅速的皮下结节,见于肿瘤所致的皮下转移。

  (九)毛发

        正常人毛发的多少存在差异,一般男性体毛较多,女性体毛较少。由于受种族和遗传因素的影响,头发的颜色、曲直和疏密度有所不同。儿童和老年人头发较稀疏,头发逐渐变白是老年性改变。如幼年开始脱发,有家族史,见于先天性秃发。

  引起脱发的常见疾病有佝偻病、精神紧张、脂溢性皮炎、伤寒、斑秃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放疗或化疗之后等。

  (1)斑秃:又称神经性脱发,是由精神神经因素引起的毛发生长的暂时性抑制,与内分泌障碍、感染、中毒也可能有关。特点是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斑状脱发,无自觉症状。患部皮肤光滑发亮,脱发的毛发下端变细,毛球显著缩小。个别患者头发可全部脱光,称为全秃;严重时眉毛、胡须、腋毛、阴毛等均可脱落,称为普秃。本病可以自愈,病程持续数月或更久。

  (2)早秃:又称男性脱发,多见于20~30岁的男性,发病与遗传及雄激素作用有关。在同一家族男性常有类似病史,青春期前不发生早秃。秃发先从前额两角发际开始,逐渐向上扩展,以后头顶部毛发逐渐稀少,终而大部分脱落。枕部及两侧颞部,仍保留正常的头发。秃发处皮肤光滑或遗留少量毳毛,无明显自觉症状。女性患者亦可发生,但较少见,头发的脱落主要在顶部。

  (3) 白发:先天性弥漫性全头白发罕见,先天性局限性白发较常见,往往有家族史,呈局限性斑状白发,多见于前头部发际。后天性白发多半为老年性白发,为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,白发的多少和发生的快慢,因人而异。一般多在40 ~ 50岁时开始发白。白发通常先自颞部开始,逐渐波及全头部。发生于儿童和青年的白发,称为“少年白发”,常呈家族性发病,也可因精神因素、内分泌障碍、营养障碍而发病。白发的发病原因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,破坏和干扰毛球部黑色素细胞,使之不能产生黑色素所致。电子显微镜下毛发上皮细胞浆内含有异常的空泡,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小体仅部分黑素化,甚至黑色素细胞完全消失。

  某些疾病也可使毛发增多,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,或者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。女性患者除一般体毛增多外,还可呈男性体毛分布,生长胡须。
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