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压正常值是指在各个年龄段血压的正常数值,用于高血压和低血压的诊断。那么血压正常值是多少呢?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吧!
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,又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。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测量仪和电子(无液)血压测量仪两大类。
(1)检查方法常用袖带加压法,以血压计测量。受检者半小时内禁烟、禁咖啡、排空膀胱。安静环境下,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。取坐位或仰卧位测血压,受检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轻度外展,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,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,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2 ~3厘米(cm),气袖的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。检查者触及肱动脉搏动后,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的肱动脉上准备听诊。然后,向袖带内充气,边充气边听诊,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,再升高30毫米汞柱[30 mmHg,也可用千帕(kPa)表示血 压数值,一个标准大气压=76 mmHg = 101. 33 kPa。故:1 mmHg = 1. 33kPa; 1 kPa = 0. 75 mmHgo 30 mmHg =4 kPa(4千帕)]后,缓慢放气,双眼随汞柱下降,平视汞柱表面, 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。
(2)检査结果解读
1)正常血压的数值及其变异:一般以收缩压90 - 139 mmHg(12.00~18.53 kPa)、舒张压 60 -89 mmHg(8.00~11.87 kPa)、脉压 30 ~40 mmHg (4.00-5.33 kPa)为正常血压。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制定了新的标准如下(收缩压/舒张压):理想血压 <120/80 mmHg( 16.00/10.67 kPa),正常血压 <130/85 mmHg( 17. 33/11.33 kPa), 高正常血压 130 -139/85 ~89 mmHg( 17. 33 ~ 18.53/11.33 ~ 11.87 kPa)。
健康人双侧肱动脉血压可不相等,两者之差可达10-20 mmHg(1.33 -2.67 kPa), 一般以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为准。测量血压应该在同一时间内间隔1分钟反复测量2~ 3次,并取其最低值作为该时间的血压值。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,即夜间血压最低,晨起活动后迅速上升,在上午6:00~10:00和下午4:00~8:00各有一高峰,继之缓慢下降。虽然健康人的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,但收缩压很少超过130 mmHg (17.33 kPa),舒张压不但不增高反而还会降低。在活动、饱食、情绪激动、精神紧张或寒冷等状态下血压都会升高,日常生活中失眠、吸烟、饮酒和饮咖啡等也都会影响血压的变化。
2)高血压:血压2 140/90 mmHg( ^18.67/12.00 kPa)为高血压,'130/90 mmHg( N 17.33/12. 00 kPa)为临界高血压。1级高血压(轻型)为140 ~ 159/90 ~ 99 mmHg (18. 67 -21.20/12 -13. 20 kPa) ;2 级高血压(中型)为 160 ~ 179/100 ~ 109 mmHg (21.33 -23. 87/13. 33 ~ 14. 53 kPa) ; 3 级高血压(重型)为' 180/110 mmHg ( ' 24.00/14.67 kPa);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>140/<90 mmHg( 18. 67/<12. 00 kPa)。高血压见于: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、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;肾脏疾病、肾上腺皮质肿瘤、肾上腺髓质肿瘤等症状性高血压。
3)低血压:见于各种休克、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和少数的正 常人。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本次病之前血压正常或偏高,病后开始降低后者是多年来一直偏低,且无不适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