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人至少每6个月监测一次人体学指标[体重指数(BMI)、腰高比(WHtR)、腰臀比(WHR)]、血压、肝功能、血脂、空腹血糖,每年一次包括肝在内的上腹部B超检查。脂肪性肝硬化及合并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人,每6个月检查一次血清甲胎蛋白。
到目前为止,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。由于脂肪肝的发生主要与肥胖、糖尿病、嗜酒等多种因素有关,因此,必须采取综合的社会性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。
(1)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膳食结构,坚持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、粗细搭配,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,常吃适量的鱼、禽、蛋和瘦肉,减少烹调油用量,吃清淡少盐膳食;防止“高能量、高脂肪、高蛋白质、低纤维素”的膳食结构。
1)选用去脂牛奶。
2)最好不吃猪、牛、兔肉,吃鱼和禽蛋,鸡蛋黄每天应不超过1个半。
3)吃少油的豆制品,如豆腐、白豆干、豆腐片丝等。
4)烹调时尽量少用油,只用橄榄油、葵花子油、豆油、芝麻油、菜籽油等植物油,忌用 动物油,每天用油量不超过10克。
5)禁食黄油、猪油、肥肉、动物内脏;吃瘦肉时,务必将看得见的肥肉剔去;吃脑髓、鱼子亦要限量。
6)忌食煎炸食品,多用蒸、煮、炖、氽、熬、拌等烹调法。
7)少用甜食,不吃巧克力,每天吃多糖的食品不应超过250克。
8)多食用各种新鲜绿叶菜、多种颜色的蔬菜和适量海产(如海带、海白菜)和水果,保证充分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。
9)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量,如吃大苹果1个,相应减少主食25 ~50克。
10)吃各种鱼类,富含最优质蛋白质,海米、干贝、淡菜中含有大量甲硫氨酸和类似甲硫氨酸物质,在体内可提供甲基制造胆碱,从而合成磷脂。磷脂是肝内脂肪运转外排所必需的物质。
11)小米、菠麦面、芝麻、仙人掌、油菜、菠菜、甜菜头中均含去脂物质,可以经常食用。
12)晚餐不宜过饱,睡前不宜加餐。
13)每天食谱中要求荤素搭配,选食以奶、蛋、鱼、贝配蘑菇类和绿色蔬菜及水果为主。
(2)戒酒彻底戒酒是预防治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。戒酒包括停用所有含酒精的饮料,当然包括啤酒。
(3)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应根据自身情况,坚持参加中等运动量的锻炼,并持之以恒。
(4)慎重选择用药:药物均具有两重性,有治疗疾病的一面,也有产生不良反应的有害一面。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,用药不当极易产生药物性肝病。故严格掌握用药指征,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,避免长期应用四环素、糖皮质激素、合成雌激素及某些降血脂药物,以防药物性脂肪肝。
(5)避免体重降低过快减肥应循序渐进,过快减轻体重会加重肝功能受损,导致肝细胞坏死甚至肝纤维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