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检中心所有项目都有必要检查吗?
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体检,问题也暴露了出来:
a. 一些体检机构利用人们健康知识的匮乏和焦虑,增加了越来越多的体检项目,让人们花了不少价钱去做一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检查。
b. 体检报告明明没事,事后却发现了癌症,体检基本没什么作用。
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:这么多体检项目,究竟有没有检查的必要?什么项目真的该查?
其实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,大可不必把所有的体检项目都做一遍。为此微检网小编特地为你盘点了靠谱和不靠谱的体检项目,帮你在选体检时,尽量不花“冤枉钱”!
下面提到的 5 项,普通人的常规体检不用做,大可不必花冤枉钱。
1.肿瘤标志物检测
大多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不够高。指标异常,不代表就一定有肿瘤;指标正常,也不能肯定地说没有肿瘤。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作为疑似癌症患者的检查项目之一,或用于监测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。对于常规体检来说,基本上没什么意义,完全没必要把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常规体检项目。
2.基因筛查癌症
市场上宣传「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」的针对普通人的那种基因检测,强烈不建议把它作为体检项目。基因检测只能提示一个人是否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。而目前,我们能够清晰确定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还不多。有,患癌风险不一定明确;没有,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。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癌症高危人群,是可以通过检测特定基因来判断患癌风险,从而让医生帮助决策预防方案的。但如果并不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朋友,这样的检测就纯粹是白花钱了。
3.微量元素检测
一方面,这项检测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体内的微量元素水平。更重要的一方面,只要饮食均衡、生病等特殊情况下注意补充,孩子一般也不会缺乏微量元素。早在 2013 年,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已经明确规定: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,对违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医疗机构,依法依规处理。还在做这项检测的机构,目的真的只有一个了——多赚钱。
4.X 线胸片
发烧、咳嗽,怀疑肺部感染炎症时,X 线胸片是一种简单、实用的检查方式。但如果把 X 线胸片作为常规体检,可以用来排查癌症就不那么明智了。实际上,胸片对早期肺癌的漏诊率比较高。因为正位胸片上,很大一部分肺部和心脏、纵隔等组织重合在一起,不太容易看到早期病灶。干脆就把这个项目从体检表里划掉吧。
5.PET-CT
「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」,常常是体检机构在推荐 PET-CT 时的宣传语。PET-CT 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,它对于癌症分期、转移复发的鉴别、肿瘤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指导等,意义巨大。但是,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不那么好。PET-CT 检查确实有能力在体检人群中找到可能的肿瘤病灶,但比起其他筛查方式并没有明显的检出优势。还会因为居高不下的假阳性结果(把不是肿瘤识别成了肿瘤),成为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温床。因此,专家普遍建议,PET-CT 并不适合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。至于为什么还有很多机构会推荐这项检查……
因为做一次 PET-CT 的收费常常要接近万元。
哪些体检项目是必选的
❶ 体格检查
包括身高、体重、血压、内科、外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、口腔科等物理检查,医生可以根据有无超重情况以及血压、脉搏等是否正常,评估肥胖、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❷ 实验室检查
包括血常规、尿常规、大便常规等一般检查,也包括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脂、血糖等生化检查。医生可以了解有无贫血、感染及泌尿系统等疾病,可早期发现糖尿病、血脂异常等。
❸ 辅助检查
包括心电图、X线检查、超声检查,可提前发现是否出现脂肪肝、胆囊结石或肾脏结石等。
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个性化选择
除了必选体检项目,为了发现隐藏的疾病,我们可以根据年龄、性别、家族史、既往史等情况,对慢性病进行风险筛查,对风险较高的指标进行检查。
❶ 性别
女性:每年进行乳腺、卵巢、子宫的检查
• 乳腺检查:常规查体、B超、钼靶检查
• 妇科检查:宫颈细胞学检查(TCT)、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查(HPV)
男性:40岁以上男性最好每年检查前列腺
• 前列腺检查: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(PSA)
❷ 年龄
40岁以上:肠胃疾病风险增加,可考虑在大便常规检查的基础上,增加消化内镜检查,同时还可增加骨密度的检查,早期防治骨质疏松。
50岁以上: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,建议增加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,比如颈动脉超声检查。同时增加检查眼底的项目,如经常头晕、头痛、眼花,可以做头部CT或MRI检查,帮助排查疾病。
60岁以上:肿瘤及多种疾病高发,建议筛查癌症,同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相应的并发症的排查,还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的眼底病变、肾脏病变等。
❸ 家族病史及身体症状
不少疾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,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乙肝等。如果你有明确的某种疾病的家族史及相关症状,应增加与之相关的体检项目。如果没有可以忽略哦~
心血管疾病:有心血管疾病(如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脑卒中、脑血管病)家族史的中年人,吃东西口味重、爱放盐,时常头晕头痛等。应做颈动脉超声等检查。
糖尿病:有糖尿病家族史,个人患过妊娠糖尿病、肥胖、高血压、时常觉得口渴、尿得多、吃得多还消瘦等。应加做空腹血糖等检查。
慢性乙肝:有慢性乙肝病史者,患肝癌的危险性会显著上升,应该定期检查甲胎蛋白等项目。
慢性肾病:家里有人患肾脏病,个人患过慢性肾炎、蛋白尿、血尿、尿少、总觉得累、厌食恶心等。应监测血压、血肌酐、尿微量蛋白及肾脏超声等。
此外,一些恶性肿瘤高危人群也可以做相应的癌症筛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