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早搏动(亦称期前收缩、期外收缩),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。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房或心室内某一区域的兴奋性过高,或者由于传导通路上发生故障,这时就可使心房或心室提前兴奋与收缩,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“过早搏动”。按异位节律点发出的部位不同而分三种:
(1)房性早搏一起源于心房。
(2)交界区(房室结)性早搏一发源于心房、心室交界的房室结附近。
(3)室性早搏一发源 自心室肌。
早搏以室性最为多见,早搏可偶发,也可频发;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一个 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,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。偶发的单个性早搏,几乎人人皆有过,由于它不影响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,故可无任何症状,较敏感者有时可偶感心悸、心前区不适、心肌跳不规则或心跳会有暂时停跳一下的漏搏感觉。而频发或连续发生的早搏,特别是原有心脏器质性疾病者可使心排血量下降,导致生命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减少,故除上述心慌、心悸等症状更显著外,还可表现有乏力、胸闷、气短、头昏甚至引发心绞痛等。连续的室性早搏(5~6次以上)可形成短阵室性心动过速,甚至转变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,而危及生命。
正常情况下,心脏的跳动受最高统帅窦房结的指挥,窦房结按时发出冲动,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到心房和心室,使心脏产生整齐、规则的搏动。正常人的心律是窦性心律,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~100次。根据早搏起源的部位,分为房性早搏、房室交界性早搏、室性早搏。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把它们区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