检查有无龋齿 、残齿和义齿等。
1.视诊:注意牙列的完整性,牙列有无异常,牙齿缺失的数目、与邻牙接触的情况,以及上、下牙列的咬合关系是否正常,有无超咬殆、反咬骀、开咬殆、深复殆、对刃殆、锁駘等异常。观察牙体的颜色、光泽、形态(包括肿胀。萎缩等),牙龈有无漏管、溃疡、溢浓;口腔粘膜有无水肿、溃疡、糜烂和颜色的改变。
2.探诊:用探针检查牙齿的邻面、咬合面窝沟及修复体边缘是否有龋齿发生。尤其是上颌切牙舌面窝,邻面龋牙颈部龋有时很难。
发现。故应特别注意检查。用探针探测牙周袋的位置和深度。
3.叩诊:用口镜或镊子柄的末端,向牙齿的切缘或咬合面,垂直和侧;方轻轻叩打。注意有无叩痛及疼痛的程度。应先叩相邻的正常牙以利对比。在根尖部有较大病变或牙周膜普遍破坏时,叩诊音发浊。
4.扪诊:有根尖周围病的,牙根尖部牙龈处扪诊,是否有压痛和波动。牙周病患处的龋缘扪之有无浓液溢出。在有殆创伤牙上,可扪及创伤力的大小,用镊子可检查牙齿松动的程度。
5.记录方法:牙齿的记录通常用符号与数字表示。为了使乳牙与恒牙有所区别,乳牙用罗马数字表示,恒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。
对位置区别采用“+”符号,垂直线表示中线用以分左右,横线用来区分上下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