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血脂多少为正常呢?
微检网>项目百科>文章详情

血脂多少为正常呢?

2021-01-06 10:00 1911阅读
微检网
微检网资深编辑
  很多人肯定都知道三高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那么血脂多少为正常呢?让我们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!

  很多人肯定都知道三高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,那么血脂多少为正常呢?让我们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!

血脂多少为正常呢?

  血中的油腻一血脂

  经常听到有人说“三十年前,中国还很少有血脂高的人,而如今,中国很少有血脂不高的人”。 这么说虽然有些夸张,但“三高” 之一高血脂”的发病率的确在逐年升高,我国有1/10以上的人口存在血脂异常。

  血脂,顾名思义,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,包括甘油三酯、胆固醇、磷脂和各种脂肪酸。血脂异常(高脂血症)又可细分为高胆固醇血症、高甘油三酯血症等,但无论是胆固醇升高还是甘油三酯升高,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任何症状,但却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,导致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。可以说,高脂血症是当代国人的一大“沉默杀手”。

  既然如此,相信很多人在检查身体的时候,也很关心自己的血脂高不高。前面说了,血脂是一类物质的统称, 那么血脂检查也就不止一项。 下面,我们就一起看看,血脂检查都包括什么,都能告诉我们什么“真相”。

  体检必查项目

  总胆固醇、 甘油三酯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[隔夜空腹(禁食水8~12小时)后,早餐前采血,所测定的数值]。

  检查目的

  反映血液中的脂类水平,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及降脂治疗疗效。

  正常值

  与高血压病一样,血脂异常最大的危害在于,会大大提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,导致冠心病、脑卒中,甚至猝死的严重后果。那是不是血脂越高这种危险越大呢?笼统地讲,也可以这么说,但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,还与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。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大于45岁、女性大于55岁、遗传、吸烟、饮酒、超重或肥胖、缺乏运动、饮食结构不合理、高血压病和冠心病、血脂异常、血糖异常和糖尿病。血脂异常结合其他危险因素,可以划分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分层。

  就医指南

  遇到血脂异常的情况,应首先前往心内科就诊。

  相关检查

  血生化检查

  重点检查项目:载脂蛋白AI、载脂蛋白B、脂蛋白A。

  检查意义:提示血脂升高的原因,进一步评估心脑血管疾病相关风险。

  心电图

  重点检查项目:普通心电图、负荷心电图。

  检查意义:发现心肌缺血征象。

  核素心肌显像

  发现心肌缺血征象。

  冠状动脉造影

  诊断动脉粥样硬化,评估血管狭窄、阻塞程度。

  观察重点

  血脂异常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,但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在眼脸、关节等处可出现黄色瘤,如发现黄色瘤应尽快就诊。另外,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,如心悸、胸闷、胸痛、轻微活动后气促等。

  养护要点

  与“高血糖”患者相似,对于难兄难弟“高血脂”患者来说,无论需不需要药物治疗,饮食控制都是“降脂”至关重要的基础。高脂血症患者的饮食治疗,讲究“四低一高",“四低”分别是“低能量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低糖",“一 高"则是“高膳食纤维”,而这些都以“均衡饮食”为原则。

  低能量:尽量不吃糖果、巧克力等“空能量”食物,少吃汉堡、薯条等高能量低维生素食物。

  低脂肪:少吃肥肉、动物油、鸡皮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,少吃油炸食品。

  低胆固醇: 少吃蛋黄、蟹黄、鱼子、鱿鱼等高胆固醇食物。

  低糖:少吃糕点、冰激凌等高糖食物。

  高膳食纤维: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和粗粮。


热门推荐